张艺谋回归舞台 《对话》升级第三季(2)
进行到第三季,《对话寓言2047》仍然延续着让国际尖端科技与中国古老非遗同台演出的形式,但“对话”的背后是一个极为庞大的工程。通常来说,在国家大剧院进行的一场演出只需要5个集装箱的舞美道具,《对话寓言2047》用到的集装箱却多达23个,而这一季的演出刚刚结束,主创团队马上就要开始为来年做准备。一年的时间里,他们要在全国挑选传承人,然后利用各种媒介寻找世界范围内能够被搬上舞台的最新科技,联系数不清的团队。“有再一再二,很难有再三再四,每一季都不重复是很难的。”张艺谋坦言,筹备这台演出甚至“比拍电影还要难”。
张艺谋一直表示,“对话”不能是毫无意义的字面上的“混搭”,在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艺术和技术间,其实存在着一种联系和“延续”。“这完全不是设计好的,是当你看到它们同台时有那种感觉,1+1>2的那个瞬间,就决定了这个节目是什么方向。”比如第一季中, 200多年历史的织布机和现代编程控制的灯球同台,两者都包含着“编织”的概念。
找到这种“感觉”并把它表现出来,苦了制作团队的其他艺术家。音乐家吴彤为《对话寓言2047》担任音乐总监,处理传统的音乐时,既不能变化太多,又不能完全没变化;灯光、激光等舞台技术部分常常用“帧”来计算,现场演奏的音乐怎么与精确的程式对接,需要做大量的功课和预案。为演出编舞的李超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在第三季的演出中,他带领的舞者需要与一位陕北说书艺人合作,老先生情绪一来,常常即兴发挥,动作需要卡到一拍甚至半拍的舞者“就疯了,八个人完全不知道该干什么”。
张艺谋也在跟随着大家一起成长。“我们看表演,常常是觉得‘旧’、‘老一套’,怎么达到‘新’呢?其实就是要学习。”他非常珍惜执导“2047”时与来自全世界的团队接触的过程,“学了多少东西,长了多少见识。我可以毫不惭愧地说,在中国的导演中,我应该是接触现代科技、把它和表演结合最多的那个。”
但张艺谋在创作时越发谨慎。“你自己的要求高了,观众见多识广,要求也高了,就像拍电影一样。”中国的电影市场今非昔比,产量从原来的每年一百多部激增至上千部,“爆款”和新导演大量涌现,可“电影更难拍了。做导演做到今天,越来越不容易,要兢兢业业、努力学习,要跟得上时代。”
本报记者高倩 牛小北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