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庆:叫“国庆”的,都是对国家怀着最美好情感的人(2)
等到后来上了中央戏剧学院,进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再到上世纪90年代初加入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回望走过的几十年演艺岁月,蔡国庆感慨自己很幸运,他说,到今天依旧能活跃在一线,就是这个名字给自己带来的福气:“因为这个名字是跟国家紧紧相连的,改革开放四十年让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我的内心始终对国家的发展和强大心怀感恩。”
曾与上千个“国庆”大聚会
关于“国庆”二字,蔡国庆印象中最深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时,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一次国庆晚会。全场请来了全国上千个叫“国庆”的人,有比他大的,有和他同龄的,有70后、80后,还有刚刚出生的小宝宝,“那时我才知道全中国有成千上万个叫‘国庆’的人,大家都渴望过上举国欢庆的美好生活。”蔡国庆说,他最感动的莫过于年轻的父母给刚出生的宝宝也取名为“国庆”,因为这被视为一种民族情感的传承,他希望一代又一代的“国庆”能过得更好。
其实,从小蔡国庆就是一个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他有着极其耀眼的童年履历:七岁登台唱歌,十岁时中国唱片社就给他出版了首张唱片《周总理来到少年宫》。邓小平、李先念、邓颖超,还有尼克松的夫人都曾是他的听众。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中,蔡国庆就是中国流行乐坛最早的一拨“偶像”歌手,曾多次担纲春节联欢晚会的独唱。
有时,蔡国庆也会感叹时光流逝,讲述那些他所看到的变化,有能接受的,也有不能认同的,例如他不喜欢被叫做艺人,也从不认为自己是娱乐界的人:“这些年行业有很多变化,有些我个人不那么认同,像娱乐界、艺人的说法,我觉得应该叫文艺界、文化艺术人才比较准确,因为我们是国家的演员、歌手。”他补充道,“当然年轻一代如果接受这种说法,大家可以商榷着,慢慢来改变。”
遗憾经典太少、没开过个唱
1990年5月,在北京举办的第四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蔡国庆以一首《北京的桥》获得了通俗唱法组银奖。为了唱好这首歌,他专门找曲艺老师,学习了单弦和京韵大鼓的演唱技巧。1999年,蔡国庆与陈红合作演唱了春晚歌曲《常回家看看》,获得“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歌曲类一等奖”;他的代表作《365个祝福》更是开创了中国祝福类歌曲的先河,“这首歌能从1990年唱到今天,是因为我们中国人非常喜欢祝福,尤其是老北京,特别重感情。”
被问到经典歌曲唱了成千上万遍,会不会腻,他毫不犹豫地给出答案“不会”。但他坦承内心的确有两个不小的遗憾,一是没有举办过个唱,二是经典歌曲太少:“不会唱腻是因为这些歌代表着我的音乐之路,代表着我的情感和声音的状态,但后来发现自己演绎的经典作品还是太少了。我时常在想,嗓音那么好的时候,应该再多唱一些让观众能够记得住的歌曲。另外,出道三十多年我还没办过个唱,其实很多公司都来找我谈过,但我总觉得,我开演唱会,真的能有很多歌迷、观众来看吗?”
尽管有这样的遗憾,蔡国庆对舞台的热爱从未减少,“不是说赖着不走,不管你听不听我还在唱,但真到了告别那一天,我也会满怀着欣喜、满足和感恩的心情挥手告别。”
红是老百姓捧出来的,要懂得知恩图报
“在我最当红的上世纪90年代初,连着五届上春晚独唱,红不红?真的红。”如果晚出生几十年,蔡国庆当之无愧地会被并入“小鲜肉”之列。俊美精致的五官,温文尔雅的气质,当年有不少公司抢着和他签约,他却一一拒绝,而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因为他很清楚,是老百姓把自己捧红的,要懂得知恩图报。
1993年,蔡国庆正式特招入伍进入总政歌舞团,穿上军装的他渐渐淡出荧屏,把更多时间留给了军队的舞台。那个年代,他也背负了成名的巨大压力,对外界的评价无论是正面的、负面的,都有着清晰的判断。他确信花无百日红,但要延续艺术生命,靠的是低调,还有努力。“红靠什么?靠的就是在你最当红的三五年,如何积攒人脉,让更多人知道你的谦虚和低调。人在最红的时候容易张狂,但你不要忘了,没多久你也会不红,那么你不红的时候就没有人会来帮你,因为你红的时候,没把别人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