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路恒科技网

国剧荧屏让人民好干部走进百姓心坎里

栏目:娱乐丨时间:04-20丨来源:文汇报丨作者:luheng

  平均收视超1.5%,自4月5日至今,电视剧《一诺无悔》在全国单频道的收视榜单上已连续领跑两周,并于昨晚收官。这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的剧中没有演艺圈大牌明星,但有一位百姓称道的“民星”福建省政和县原县委书记、“时代楷模”廖俊波。故事聚焦的,是2011年廖俊波出任政和县委书记直到他因公殉职的六年间。

  无独有偶,一个多月前,电视剧《谷文昌》的平均收视率也超过了1.5%。该剧讲述的,是谷文昌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带领东山百姓过上好日子、让东山荒地变宝岛的不懈努力。彼时,在一大批时尚都市剧的包围中,发生在半个多世纪前的往事吸引了许多年轻的剧粉。“本以为是陪着妈妈看《谷文昌》,我却真情实感地流泪了。”类似留言,网上不少见。

  两部以优秀县委书记为原型的电视剧接连热播,“画外音”其实饱含英模传记类电视剧的创作价值电视剧生动还原了“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谷文昌,再现了“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的“樵夫”廖俊波形象;而这些奔忙在基层、在一线的共产党人,又以他们的青山不老、初心不改,一次次触动人心。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说:“相比英模人物的新闻、报告文学等,电视剧不是冲在第一时间的艺术,但它能提供更丰富的维度、更鲜活的影像,从而拥有更感染人的力量。尤其当《谷文昌》《一诺无悔》等剧展现出不同年代的好干部,这些电视剧已通过对历史的再叙述,让上了年纪的观众重温奋斗的历程,让年轻人看见我们的国家是怎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一穷二白走到了今天。”

  不同的“硬核”,照见共产党人始终为人民的公仆本色

  英模传记题材不易写,因为创新不易。《一诺无悔》的编剧何邦瑞说:“优秀的党员干部身上有许多共性,比如一心为民、吃苦耐劳、廉洁奉公等。而要让观众记住角色,创作避免同质化,就要在共性之中找到每个人物身上不同的‘硬核’个性。”

  廖俊波身上最鲜明的特质,是他敢于向一切不合理、不符合实际发展需求的条条框框发起挑战,并勇于担责。投射在电视剧《一诺无悔》中,他想方设法促成外商用异地资产在政和贷款,将技术落后的政和县医院交给南平市三甲医院托管,让各方资金聚焦教育改革,又在城乡大力引进人才发展电商……种种举措,无一不突破原有机制,也都因此遇到质疑、阻力,甚至控告。

  以最新几集为例,政和县有道两难问题多年悬而未决。江山集团是政和全县的纳税大户,可种种迹象表明,人称“童半壁”的集团董事长有骗取政策、欺行霸市等违法行为。依法处理“童半壁”,关乎招商环境,也牵连着与之有千丝万缕关系的本地企业等。了解到隐情,廖俊波的话没有半分含糊:“越是难啃的骨头越要啃,危害政和的毒瘤一个都不能放过!”

  电视剧《谷文昌》发掘的,则是谷文昌身上朴素的“与民一体”“与民共情”的品质。他心里装着老百姓,所以将心比心,会在大雨滂沱的夜晚,更改让村民来领救济粮的决定,转身自己披上蓑衣、挨家挨户给大伙儿送上门。他懂得老百姓的苦与乐,所以他理解“敌伪家属”的处境,几次三番为民请命,坚持要把“敌伪家属”的称呼改为“兵灾家属”。他知道,那些家庭背后有太多被迫与无奈,他更是想着,“只要有利于国家和人民,就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看起来,两部电视剧因人物的“硬核”不同,而风马牛不相及。但在专家眼中,个性之上,共性始终在。张德祥说:“剧中主角不同的奋斗轨迹,其实反映着各个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路、办过的事。可无论做什么,这个政党的初心未曾改变为人民服务;优秀党员干部的本色未曾改变人民公仆。”

2020-04-20 16:29 发布 丨 人浏览

热点推荐

微信
公众号

微信扫码,即可关注

意见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