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路恒科技网

从短缺到充裕:70年服装变迁见证中国产业崛起

栏目:时尚丨时间:08-12丨来源:中国经济网丨作者:luheng

  《70年来,中国人的“衣橱”里多了什么》

  编者按

  “衣食住行”中,衣排在首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百姓物质日益丰沛,服装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变得绚丽多彩,从缝缝补补又三年到每季都有新衣服,再到如今,人们的衣着早已不再颜色单调、款式单一,服装讲究多样化,款式趋向个性化,制作强调工艺化,面料趋向高档化,从时尚的“洋布”,到如今的“Made in China”在世界的舞台大放光彩。

  从建国初期“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再到满街“蓝、黑、灰、绿”的“主旋律”,再到八十年代“喇叭裤”“健美裤”风行一时,再到如今的品牌化、个性化、高端定制。建国70年来,国人的着装从为了蔽体保暖,到变得更加舒适和突出个性、美感……服饰的变化不仅讲述了中国如何从百废待兴到蒸蒸日上,服饰的每一次变化,也代表着中国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的进步。

  从短缺到充裕并走出国门:70年中国服装变迁见证产业崛起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邓奶奶七十多岁了。她戴着老花镜,安详地坐在沙发上,给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补睡衣,睡衣上已经有好几个补丁了……很多人都对语文课本上的这篇课文印象深刻。

  “建国初期,补丁衣服太常见了。实际上,有的人家连一件像样的补丁衣服都没有呢,都是物资短缺惹的祸。”73岁的王大爷回忆道。

  王大爷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五六十年代,由于经济条件所限,衣服不仅颜色、样式单调,几乎每一件还要成为“传家宝”,修修补补缝缝改改一家人轮着穿。当时幼小的孩子穿的都是粗布衣衫,鞋子都是手工制作的布鞋,年轻的姑娘则穿着当时非常流行的来自苏联的布拉吉连衣裙,小伙子则是中山装。对普通工人和农民来说则是工装服。当时最时髦的打扮就是蓝色或者灰色的背带工装裤和白衬衫。

  “在凭票购布的时代,大哥穿小的衣服,二哥穿,二哥穿小了才是我的。可是到了我穿时,已经很破了,既看不出本来的颜色,也有了补丁。”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起那个年代的服装,说的最多的就是大哥二哥和老三的故事。

  “不爱红装爱武装”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60年代,受诗词“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影响,军装是最时髦、最体现革命化的服装,尤其在青年学生中盛行。工人、农民、教师、干部、知识分子中相当一部分人也穿起了军便服。

  随便翻翻60年代的结婚照,基本上是千篇一律的绿军装标准照,可见当时国人对军装的痴迷程度。

2019-08-12 12:32 发布 丨 人浏览

热点推荐

微信
公众号

微信扫码,即可关注

意见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