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拜城县滴水铜矿在逆境中顽强创新发展纪实
拜城县滴水铜矿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滴水铜矿”)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察尔齐镇滴水崖,此地自西汉就有开采、冶炼铜的记载,清代时期的开采、冶炼为新疆之最,是清代少数几个铸铜钱的铜矿之一,当时被称作“雅哈里克厂”,即“上铜厂”,也叫“察尔齐克厂”,俗称“滴水崖”。
沿着314省道一路走来,早已被沿途满目荒凉、枯燥乏味的戈壁滩折腾得昏昏欲睡的笔者,来到滴水铜矿时,就像发现了新大陆般,眼前一亮:在一望无边、怪石丛生的荒凉戈壁中,一座绿意悠悠、花草成排的现代化矿山巍然屹立。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市场价格动荡的不利因素,滴水铜矿广大干部职工不等不靠,企业经营层带领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想办法、出主意,采取了多种措施,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效益,提高职工士气,在茫茫戈壁滩上建立起一座富有朝气和活力的新型矿山。
“要把人力资源的潜力发挥到极致。”刚刚走进滴水铜矿的笔者,听到企业负责人闫福彬掷地有声的话语。今年上半年,滴水铜矿在如何发挥“人的潜力”上做了许多文章。一是制定《管理人员晋级制度》《干部竞聘制度》。一季度,通过公开竞聘,4名普通管理人员被聘为中层管理人员,4名人员入选后备管理人员梯队,5名中层管理人员因业绩下滑从原岗位落聘。“开工第一斧”让全体人员从思想上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的危机意识——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二是实行“一岗多责、一人多职”制度。上半年,滴水铜矿通过调整机构、合并岗位,共压缩各类人员60余名,仅此一项便可减少工资福利支出600万元。尤其是选矿厂,由60多人压缩到29人,车间主任、副主任及管理人员全部到一线岗位顶班;停车期间,所有人员不仅充实到保卫一线,还自发组成修缮工程队,对标承包了自己能干但外包出去的土建和修缮工程。
全体干部职工都明白,目前企业的日子不好过,正因如此,一定要树立“过苦日子、过紧日子”的思想,上下一心,坚信苦尽甘来。其实,2017年恢复生产后,滴水铜矿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提升职工的士气。闫福彬说:“我上任后,针对企业现状提出了创建‘三型企业’,即健康型、学习型、团结型企业文化,以尽快恢复企业活力。”他深知,公司总部把他安放在这里,不仅是对自己的信任,更是对他在逆境中如何带出一支精干团队的考验。
光有信心是不够的,如何在困境中稳定职工的思想,让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才是真正要解决的大问题。滴水铜矿恢复生产后,很多职工都是从其他企业分流而来的,水平参差不齐。于是,公司通过灌鸭式授课的方式强制要求学习,并以考核作为督促。为调动职工们的学习积极性,公司鼓励职工考取相关职业证书,拿到证书可报销学费。生产科科长刘万里介绍说,因为地处偏远,矿里的技术人才流失率高,技术人员尤其是地、测、采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作为矿里资历最老的技术人员,刘万里手把手地教导新来的职工,并辅以网上学习,使新职工能尽快投入到工作中去。
滴水铜矿坚持开展安全责任落实月、安全文化月、全员安全签名、摄影比赛、演讲比赛、植树活动等,让职工天天有目标、天天有任务、天天有内容。为了凝聚团结向上的士气,闫福彬介绍到:“无论是经营层还是一线职工,只有工作分工不同,其他时间,我们都是好伙计。”为了更好地与职工们沟通交流,每月1日,经营层成员与当月过生日的职工一起在餐厅用餐、为职工送生日蛋糕、唱生日祝福歌,让一线职工切实感受到来自公司的温暖。得知某职工身患重病时,公司工会立即发动全体职工为患病职工捐款,上至经营层、下至一线职工,所有人自发地献出自己的爱心,一天之内便筹款3万余元,体现出“滴水一家亲”的公司文化。
俗话说:“吃饱饭,不想家。”公司食堂不以营利为目的,并且针对不同地域职工的饮食需求和习惯,经过调研、征求意见、召开会议等方式,征集职工对饮食的需求和意见,科学调剂食堂饭菜质量,让职工们吃好又吃饱。
为了在茫茫戈壁上建起绿色矿山,滴水铜矿结合总部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五优”竞赛活动,在办公区、生活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今年以来,公司先后种植8个种类、5000余棵植物,新增绿化面积4800平方米。在这片被戈壁与荒山包围,方圆几十公里不见人烟的荒滩上,只有此处充满生机、绿意盎然。寂静的早晨,树林里叽叽喳喳的鸟叫声仿佛在提醒着人们起床跑步锻炼;繁忙的白天,滴水人在这里辛勤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微风习习的傍晚,人们沿着尾矿坝坝顶上的小路散步,劳累了一天的身心得以放松;在休息的时候,人们爬山远足,驻足瞭望远处的绵延群山和雪山群峰。同时,职工们从戈壁滩捡来形状各异的奇石进行雕刻,放在矿区和办公区的绿化带上;用废旧的汽车轮胎加工制作成精美的指示牌;用撤换下来的废旧钢铁加工制作成户外宣传架,为荒凉的戈壁滩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元素。
在此基础上,滴水铜矿抓好“四个坚持”。一是坚持每周一升国旗。全体干部职工集聚办公楼门前,奏国歌、升国旗、齐唱《招金之歌》。二是坚持每周集中培训学习。各部门根据计划,组织晚饭后的集中培训,提升广大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三是坚持每周义务劳动。每周日傍晚,组织全体人员进行义务劳动,包括植树、挑选毛石、拉放电缆等重点工作任务或其他临时任务,增强职工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四是坚持每天跑操晨练。每天早晨8点半,全体干部职工在办公楼前集合,进行半小时跑操和其他形式的晨练,增强全矿干部职工的身体素质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闫福彬表示,开始推行晨练时,大家有些不理解,一段时间过后,不少人发现体质明显好了很多,白天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不少。如今,这一作息制度已经被固定下来。
绿化区雕刻的石头就有一段和晨练有关的小故事:所有雕刻的奇石都出自选矿厂主任郭学斌之手,他说:“原来的自己体型偏胖、大肚便便,蹲下都费事,更别说干点儿什么了。通过每天的晨练,慢慢‘精瘦’下来了,蹲下不费事了,才有机会施展雕刻才艺。”说到这里,郭学斌不好意思地笑出声来。
“过日子就得像海绵里的水,要使劲拧、反复拧,把最后一滴水也拧出来。”公司副总经理王立君这样讲道。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投入,公司一是压缩基建工程费用,今年以来,根据生产经营现状,果断对部分基建工程进行压缩,累计节省资金10余万元。二是压缩采掘工程规模,先后对二期工程进行系统优化,将西矿区3个采区合并为2个采区进行规划设计,由原来的9条斜井压缩为6条斜井。三是减少或停止低品位矿井采掘生产。四是压缩大宗物资采购,在目前市场形势不稳定的情况下,暂停大宗物资的购进。五是继续做好铜精矿销售及套期保值工作,实现铜精矿销售效益最大化。六是通过利用当地直购电优惠政策,实现直购电效益150万元。七是将常用物资采购模式由原来的供应商供货,改为厂家直供,仅硫化钠一项节约650元/吨,硫酸铵节约300元/吨,年可节资50万元。八是深入开展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和节支降耗活动,1~4月,收到合理化建议110条,落实30余项,增收节支达到60余万元;1~5月,仓库费用比上年同期1285万元减少897万元;成立修旧利废工作小组,1~5月完成修旧利废36.59万元,仓库库存较去年同期下降22.97万元,从矿区各个井口回收废旧物资99.46吨。谈到这里,王立君说:“哪怕是一颗道钉、一根电缆、一根轻轨,我们都会去废旧的井巷中拆回来继续用在别处,凡是旧的、能用的坚决不买新的。”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面对市场的不利因素和诸多困难,公司副总经理张立征介绍到,企业多措并举、想方设法提高回收率。一是坚持“求质不求量”原则,果断暂停低品位矿井的采掘作业,重点加强有利矿区的开拓施工。二是针对当前采矿实际情况,对浅部地质品位合理区间的资源量进行分段梳理和摸底,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条件,切实做到贫富兼采,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是健全完善采场质量管理,从理论上制定完善了《贫化、损失率管理制度》《手选废石管理规定》等制度规定。四是加强废石管控,要求技术人员跟班指导监督,每个采场都要对当班采出的矿石中夹杂的废石进行严格挑选,鼓励施工队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切实搞好源头管控。不仅如此,在各矿井地表矿石堆场,设专人负责挑选废石,以挑选出的废石量作为评比和考核的依据,杜绝废石流入选厂破碎。
此外,滴水铜矿想方设法对各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和提升,从工艺改革中挤压点滴效益。一是加快采矿方法研究。根据区域内矿体条件,公司积极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进行联合科研攻关,全力创新出矿效率高、采矿成本低、劳动强度小、安全系数高的采矿方法。二是与总部技术中心及相关高等院校进行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攻关。对影响回收率的相关环节和因素进行认真分析和筛选,指定专人、设立专门机构、限定时间进行技术攻关。张立征表示,今年的主要攻关项目是从回收率这个环节一环套一环地回溯,找到影响回收率的根源问题。为发挥大家的攻关积极性,矿里每月为作出技术贡献的职工兑现奖励。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生产率,职工人数大幅压缩,3班倒改为2班倒,以前2个人干的岗位如今1个人即可。
尽管滴水铜矿目前面临的困难有很多,但闫福彬对滴水铜矿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闫福彬表示,现在广大干部职工都把滴水铜矿当作干事创业的平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下同心、团结向上的氛围非常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