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看待CPI破4,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剔除物价上涨的主要推手猪肉价格,可发现物价涨幅没有那么夸张,客观看待CPI破“4”,能为科学制定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数据一经发布,便引发市场关注。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上涨4.5%,涨幅较10月扩大0.7个百分点,高于市场预期,创2012年2月以来新高;1至11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8%。
相比此前市场预期CPI将在春节前后突破4%,冬天似乎来得更早了一些。CPI关乎物价,一般被认为是判断会否发生通货膨胀的主要依据之一;特别是3%这一调控红线,不仅是接下来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决策依据,也逐渐成为了市场情绪变化的重要心理关口。而自今年9月以来CPI同比涨幅突破3%之后,市场情绪也出现了一定波动。我们该如何认识这次CPI破“4”?
应当看到,今年以来,受国内外多重因素交织影响,我国猪肉价格出现供需倒挂,价格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上浮态势。猪肉价格上涨所产生的蝴蝶效应直接体现在CPI的细项数据里11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10.2%,影响CPI上涨约2.64个百分点。与大幅上涨的猪肉价格所产生影响相印证的另一数据是,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增长1.4%,较10月回落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非食品价格涨幅则为1%。
也就是说,如果剔除物价上涨的主要推手猪肉价格,其实物价涨幅远没有乍看起来那么夸张,在除了猪肉以外的领域,也并未到担忧通货膨胀的程度。
尽管在诸多改善猪肉供给的政策出台之后,猪肉价格在近期已经出现了大幅下降,但是作为反映过去一段时期经济运行情况的CPI,所呈现的数据具有滞后性和延迟性。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大家已经普遍感受到猪肉价格下降的11月,但猪肉价格对CPI所产生的影响却达到了峰值的原因。而可以预期的是,伴随着猪肉的供需条件改善、价格不断回归,未来CPI的涨势必然将有所收窄。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对于猪肉价格是否还有必要占据CPI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而左右宏观调控判断的争议一直未曾停止过。
事实上,当中国已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消费也逐渐从满足吃喝这样的基本生活需求转向更高层次的消费升级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再以传统的综合CPI来判断居民消费的物价感受,可能会产生偏差。
正因如此,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会更多关注“核心CPI”,而不是综合性的CPI。
此外,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综合性CPI的3%这一红线直接左右了从决策层面到市场预期层面的通胀容忍度。但这一数据本身也与统计口径相关,未必能够真实反映市场状况。比如,受猪周期对CPI的冲击影响,这使得每隔数年我们就不得不面对一场由于猪肉价格上涨所导致的“数据通胀”。这也进一步要求CPI的统计调整不断与时俱进,以真实反映经济运行状况,为决策提供更多更科学的依据。
当然,从客观上更科学地采集数据,从心理上提升通胀容忍度,并不意味着放松对通胀的警惕。无论如何,CPI出现大幅上涨是客观事实,但是,如何科学理解破“4”的CPI数据,并找出相应的应对之策,在当下显然是更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