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博士回乡种藜麦 让“洋庄稼”本土化
行走在1米多高的藜麦田间,吴夏蕊有过很多次欲哭无泪的瞬间。天气突变、村民不配合、找不到合适的试验田……摆在眼前的这些难题,让这个在大学校园待了整整8年的女博士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会念书不等于会种地”。
累极了的时候,吴夏蕊会想起以前在高校当老师的“体面”,心中不免起了波澜,“创业吃的苦太多了”。然而一转头,田地里那些映衬在蓝天下红色、黄 色、粉色、绿色的麦穗,又让吴夏蕊收起了“放弃”的心思。
很多人都会问她的一个问题:“女孩子怎么会喜欢和土地庄稼打交道呢?”
“我就是喜欢。喜欢清晨在田间散步,呼吸清甜的空气;喜欢田边露水打湿裤管的感觉。在我眼里,随风摆动的农作物就像一张张笑脸。”吴夏蕊说。
在2015年创业之前,出生在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的吴夏蕊在河海大学本硕博连读,完成了农业水利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及生态农业等专业的课程,并在读博期间联合国外一所大学和两所实验室,用Fortran和C语言构建田间作物生长和生态环境变化模拟模型,发表了SCI影响因子高达3.6的文章。
“4岁上小学,本科毕业留校做辅导员,12个班级同学的电话号码看两遍就全记住了。硕士读了1年就开始读博士。”高智商、高学历,吴夏蕊无疑被众人羡慕。这一切,在她接触藜麦后发生转变。
2013年是国际藜麦年。出于专业的敏感性,吴夏蕊发现了这种植物巨大的市场潜力藜麦被誉为“植物黄金”,是宇航员专供食品,含有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不含麸质,热量低,纤维素含量高,蛋白质可以和牛肉媲美。作为一种小宗作物,藜麦还可在营养缺乏的边际土地生长,对于恶劣霜冻、长期干旱、盐碱及较强的太阳辐射等均有一定的耐受性。
“受长期大水漫灌和部分地区排水不畅等影响,宁夏的部分灌区出现了颇为严重的土壤盐渍化现象,冬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吴夏蕊想到了家乡的盐碱地。
据统计,截至2013年,宁夏存在盐碱地180多万亩,尤其在银川市、石嘴山市一带的银北地区,盐碱地面积达到127万亩,占区域耕地面积的54%,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
藜麦有着卓越的抗盐碱机理,在高盐胁迫下仍能保持非常高的种子萌发率。这种与众不同的“个性”,挑动着吴夏蕊不安分的心,她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小目标:把藜麦引进宁夏种植,让有机、绿色、健康、营养、安全的食品成为撬动当地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杠杆。
这并非突发奇想。吴夏蕊说,在校8年,她有4年是在就业指导中心度过的,常常被身边创新创业的氛围感召。也曾经“小试牛刀”,通过举办活动解决了学术论坛的费用,还用宁夏的枸杞、大米、牛羊肉试验了江浙沪的市场。
“从那时,我就知道创业是一件让人变得完美的事情,既能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又能收获分享的快乐。”吴夏蕊说,自己创业的梦想一直在孕育,就缺那点燃的“一把火”。
开拓藜麦这块“处女地”,远没有想象中简单。很快,种子成了摆在吴夏蕊面前的一道难题。
“美国销售的种子每100粒3美元,合4000美元1公斤,这个价格,农民无法接受。”为此,吴夏蕊一头扎进实验室,选种、育种、试种,在丹麦、荷兰等国高校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等的帮助下,得到了3种纯度为99.9%的原种。
经过孵化,原种最终转换成适合国内种植优良品种,将每公斤种子的价格控制在1000~2000元,株高、叶片干物质和籽实产量也有所提升。
2015年,带着自己的实验积累,吴夏蕊离开温润的江南,回到塞上宁夏的大天大地,意气风发地向自己的梦想进发。
“博士”光环似乎没有那么耀眼。农民对这种全然陌生的“洋庄稼”疑虑很大,没有人愿意种植,政府对吴夏蕊的推介也半信半疑,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连一块试验田都找不到”。
倔强的吴夏蕊没有放弃。她再次发挥自己作为老师的优势,一遍遍向当地官员、老乡介绍藜麦,强调种植藜麦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