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曙群:“太空之吻”5分钟我和团队厉兵秣马16年
在王曙群位于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几个长12毫米、直径3毫米的圆柱形零件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间距约0.1毫米、直径约0.9毫米的小孔,肉眼难见。这是徒弟们刚向王曙群交的作业。只有调节好钻台的转速和钻头的进量,才能让钻孔整齐、均匀地分布在零件上。对于航天器来说,1毫米的误差,就可能导致机毁人亡。
与航天器打了30年交道的王曙群,是该厂对接机构总装班组的组长。在车间里,很多人都知道王曙群有个泛黄的笔记本,那是他24年研制对接机构的心得。
在太空中,两个航天器的对接被形象地称为“太空之吻”,其中关键设备是对接机构。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曾载着王曙群和同事们亲手装调的对接机构,成功实现了“太空之吻”。
为了“太空之吻”那5分钟,王曙群和同事们厉兵秣马了16年。他们白手起家,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第2个掌握对接机构装调技术的国家。
前不久,49岁的王曙群被授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从无到有带队打造对接机构
1989年,19岁的王曙群从技校毕业来到厂里,跟着师傅单培林,从事工装模具的装配、维修工作。那时,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数控机床数量少,成型磨具要靠工人手工制作。
学徒第一课,让王曙群受用至今。
“记得当时,师傅单培林让我给一个复杂的零件划线,再根据这些线来加工零部件。我划完后,师傅默不作声地重新划了一遍。结果,我划的线和师傅划的线差了一毫米。师傅以此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精益求精。”王曙群回忆道。
自此,王曙群学会认真地拧紧每一个螺钉,装配完成好每一件产品。1996年,厂里举办高级工培训班,工作才7年的王曙群,在中级工考试中考出全厂第2名的好成绩。就在此时,厂里接到了航天器对接机构的研制重任,王曙群参与到了研制任务中。
1996年,总厂开始做对接机构的原理样机,但没人知道该怎么去做,一切都是全新的。“一开始,我们不知道怎么做,很多零件特别复杂,又没有数控机床,很难对零件进行加工。于是,我们就只能一边做、一边改,平均每做3个零件,就有1个不达标。”无数个夏夜,王曙群扎在没有空调的车间里进行技术攻关。
12把对接锁是对接机构中的关键部件,为保证对接、分离成功,不但相关舱室的气体不能泄漏,舱与舱之间的对接也要“天衣无缝”,而且对接时必须保持平稳、牢固,不能有剧烈晃动。因此,对接机构12把对接锁的锁钩必须同步锁紧、同步分离,这就好比在太空中“拧螺丝”。
此前,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对接机构的分离姿态与设计要求之间,存在严重的偏差。为早日攻克这一难题,王曙群起早贪黑,就连吃饭时,他都会情不自禁地在饭桌上用手比划设计结构。
经过一年的反复试验、摸索,王曙群最终提出改变钢索旋向,以及对钢索进行预拉伸处理的工艺方案,使对接锁同步稳定性从最初的3次提高至50次以上。
如今,王曙群已牵头研制出了50多台套专用装备,完成论文15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
在零下40摄氏度环境中完成试验
对接机构中的每一套单机必须经过各项试验,验证合格后才能对其进行总装。其中,有10大类31套单机,需经过从零下40摄氏度到零上50摄氏度的高低温循环试验。完成31套单机的验证工作,就意味着要连续做31次37个小时的试验。
为了保证试验的连续性和测试数据的准确性,王曙群和同事晚上就守在车间。睡意袭来,他们就用冷水擦一把脸;饿了,就啃几块饼干。
“低温试验快要结束时,我们要穿上厚厚的羽绒服,在零下40摄氏度的工作箱里拆卸、安装单机,一干就是半小时。”王曙群回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