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境外设站监测“海震”防范海啸
已设40多个地震台站提前预警;我国发生本地海啸的可能性较小,但仍具有遭受海啸灾害的风险
昨日,印度洋大海啸发生15周年,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在中国地震局作海啸科普讲座。新京报记者 周依 摄
12月26日下午,中国地震局举行专家访谈活动,当天是印度洋大海啸发生15周年,专家们对地震海啸的成因、危害和灾害防范工作进行了解读。专家表示,我国为了防范海啸灾害,在海边建了很多验潮站观测海水起伏,首先设防的是东南沿海。目前,我国正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在境外设置了40多个台站监测海上地震活动。
新京报讯 12月26日是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发生15周年。当天下午,中国地震局举行专家访谈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陈,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丁志峰,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副所长张晓东对地震海啸的成因、危害和灾害防范工作进行了解读。
2004年印度洋海啸近30万人罹难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的9级地震引发大海啸,导致十多个国家近30万人罹难,50多万人无家可归。
这次印度洋地震引发的海啸如何形成,为何具有如此大威力?据陈介绍,印尼苏门答腊附近海域深海大地震发生在印度-澳洲板块和亚洲板块的俯冲带上,两个板块几乎互相垂直与俯冲带运动,俯冲的水平速度分量为52至60毫米/年。在这次地震中,苏门答腊西缘岛屿向西南水平移动了20米。
“这次地震的震中为无人居住的海洋,因此地震本身造成的伤亡并不多。但地震产生的海啸袭击了几百、几千千米外的人口密集的海岸带,造成灾害严重。”陈说,这次海啸波及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来西亚、孟加拉、缅甸、马尔代夫等国,遇难者总数2周内就超过了25万人。除人员伤亡外,建筑物等财产损失也非常严重。
深海大地震易引发海啸
据介绍,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是由海底地震、海底火山喷发或海底泥石流、滑坡等海底地形突然变化所产生的,具有超大波长和周期的大洋行波。地震海啸是海洋中发生地震时,海底突然发生很大的垂直运动,造成整个海水急剧抬升,并向外传播,于是产生海啸。
“大家可以在自己家里做个试验,在浴缸里放一个大木板,木板的宽度一定比浴缸里的水深要大,然后猛地抬高,就能制造出一场‘人造海啸’。”陈解释道,引发海啸的条件主要有三个,深水、大地震,以及由深变浅的海岸地形。
同时,海啸传播速度快,每小时可达700-900km,且可以传播很远,一般可传播数千千米,而能量衰减很少。因此,灾害可能波及数千千米之遥的地方。
历史上,造成严重灾害的地震海啸包括1896年日本明治三陆地震海啸、1960年智利大地震引发的海啸以及1993年日本的昭和海啸等。其中,1896年日本明治三陆海啸海水冲上岸边的山时,最高到达了38.2米的高度。
■ 防范
沿海多地已建验潮站观测海水起伏
2004年印度洋海啸的破坏程度之大、影响范围之广都为人类历史上所罕见。面对这种破坏力巨大的自然灾害,人类虽不能阻止其发生,但可以通过采取防范应急措施、学习相关知识和自救技能,将其伤害减少到最小。
印度洋海啸发生后,有媒体报道称,在海啸袭向泰国普吉岛的一个海滩前,英国一位10岁女孩蒂莉史密斯凭借在学校所学知识迅速识别出海啸将至的迹象,让父母提前发出警报,从而挽救了100多名海滩游客的生命。
遇到海啸发生时究竟应如何自救?据专家介绍,地震海啸到来之前第一个信号是地面强烈震动,而地震波与海啸的到达有一个时间差,正好有利于人们预防。“如果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做好防海啸的准备。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千米远的地方。如果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者有巨浪袭来,都应以最快速度撤离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