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春运成团聚新方式 相应服务也要跟上步伐
反向春运,已经成为国人春节团聚新方式。1月8日,一份最新发布的预测称,北京、广州、成都、上海、深圳等地今年仍将成为热门反向春运的目的地。为鼓励反向春运,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日前在《关于全力做好2020年春运工作的意见》中,还特别要求铁路推行回空方向列车票价优惠措施。
这应该是“反向春运”首次写入春运工作指导意见。由此可见,反向春运潮流已经改变众多民众的生活,乃至改变春节的团圆方式。在一家购票平台的统计中,反向春运人流这两年保持了平均30%的增幅。铁路方面去年的数据也显示,春运反向客流连续四年增长,年均增幅9%左右。
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春节,反向春运是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转变的必然结果。一方面是子女假期很宝贵,浪费在路上还不如父母们提前动身错峰出行;另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越来越多的新市民在北上广渝落地生根,建立了稳定的小家庭,有条件接待家乡的父母亲眷们。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父辈身体大多康健,无论体力上还是财力上,都足以应付这趟春节前后的远行。
反向春运有着正向意义,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春运的压力,又能减少回空方向的成本。但与此同时,也对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运营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船票、机票、火车票是不是充足?是不是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推行了优惠政策?有没有为走上反向春运之路的老人做好专门准备?不少高铁站全面推行电子客票,恰恰老人运用这些新技术力不从心,那么有没有细致且有针对性地为他们留好人工检票口?老人关爱儿女,往往带着各种家乡特产,大包小包地上车下车,站台上有没有足够的志愿者帮着搬运?春运是压力,更是提升服务水平、丰富服务细节的动力。不能因为正向客流多,而忽视反向客流,对反向旅客,要一样提供正向服务。
对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来说,接纳反向春运的客流,无疑将成为常态。由于回乡过年的人群毕竟还是占据大多数,春节“空城”的局面依旧难免,不少餐馆和便利店关门歇业,公共运力也会相应削减。面对远道而来的新人群,要尽地主之谊,就应该提供更周到的服务、更丰富的节目,无论是春节期间的文化活动,还是交通医疗等不可或缺的基本保障,都应该让他们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和春节的欢乐。因为无论正向反向,春运之路的终点,都应该是同样的美满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