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医护人员日记:火神山的日与夜(2)
我们住宿的酒店是一座坐落在江边的星级酒店,从酒店的窗户可以将江城的美景尽收眼底。远方巍峨的黄鹤楼在阴沉沉的天空中若隐若现,楼上的灯火此刻已经黯淡了,不禁让人想起了崔颢的那句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蜿蜒的长江如巨龙般横亘天地,林立的高楼与远方的灯塔交相辉映,茫茫的江面与阴郁的天空融为一体。原本繁华的街道此刻却冷冷清清,失去了烟火气。这还是我第一次来武汉,一直想来武汉旅游,亲临黄鹤楼,感受古人的风采,此刻却没有这个兴致了。但是,锐旅已至,再续汉阳游亦不远矣。
抵达武汉后,我们先参观了火神山医院,为医院搬运了医疗物资,熟悉了医院的内部结构,便于日后开展工作。这座体现了“中国速度”的医院,10天前还是一片空地,如今正在为接收病人作着最后的准备。之后我们结合现地,开展必要的岗位培训,确保每名队员都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一切必要的准备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2月6日,湖北武汉
护目镜上的水雾
顶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迎来了到达火神山医院后的第一个大夜班,凌晨4点到早上8点,为了不耽误前一班战友的休息,我们早早便抵达了医院。进入病区后的工作都是两个人一组,互相协助、互相监督。因为身穿厚厚的防护服,所以我会感觉到非常不适,那种感觉有点类似于身处高空之中,耳边会传来嗡嗡的响声,但是长时间的工作已经让我不得不快速地适应这一切。
室内外较大的温差外加机体散发的热量让护目镜的防起雾处理变为徒劳,始终朦胧的状态让我几乎变成了“盲人”。第一次在这种状态下操作,我着实有些不适应,护目镜上的雾气让我束手无策,我尽量降低呼吸频率,想以此来减少护目镜上的水雾,但是进入病房好一会,护目镜的朦胧状态依然没有好转。恍惚间,仿佛迎面走来了一个蓝色的身影,看身高似乎是查房的医生。我停下脚步,亲切地打了一声招呼:“你好。”但是令我诧异的是,我没有收到任何回复,对方不仅没有回话,还站在原地一动不动。“这人什么情况?这么没有礼貌?”我这样想着。结果走近一看,原来刚刚的“医生”只是一个过道门上的蓝色“半清洁区”标识。“我说他怎么一直杵在那不动呢?”我一时忍俊不禁。
今天的主要任务是给18名病人抽血。这项平时对我来说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任务,此刻却充满了挑战性。口罩、帽子、手套、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屏都给抽血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呼出的热气让护目镜变得模糊,昏暗的灯光让本就有限的视线变得更加不足,三层防护手套让抽血也变得毫无手感。在抽血过程中,一个大妈问道:“姑娘,你们是来自部队的么?”我看着她那亲切的眼神,笑着点了点头。大妈露出了信任的微笑,“有你们在,我就放心了。”这句话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经过2个小时的奋战,抽血工作终于结束了。凭借着多年的临床经验,所有病人全部“一针见血”。抽完血后,我深深地呼了一口气,防护服内早已湿透。除了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我们还要记录和反馈每个患者的需求和困难,比如晚上太吵、马桶堵了等等,然后告诉专门的人员进行处理。所有的工作都分工明确、井井有条。
继大夜班休息一天之后,我的第一个白班开始了。对于白班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连续6个小时的不吃、不喝、不能大小便。穿防护服时,大家总会互相检查防护效果。由于我个头有点高,很容易导致帽子和护目镜衔接不紧密,战友们便拿来宽胶带帮我粘缝隙。虽然这是一个很细微的动作,但是让我心里感觉很温暖。
护目镜上的水雾还是没办法解决,尽管戴它之前我是那么认真地反复地用碘伏擦拭了,结果还是一样。这种状态实在太影响工作效率,怎么才能解决呢?我试着通过转动脑袋以寻找最佳的角度,通过反复的实验,我终于发现了我的最佳视角侧脸、仰头大约60°。以这个角度看过去,我的世界是清晰地。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我的世界瞬间敞亮了,借着这一丝曙光,我迅速地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