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老山自行车场馆群改建成雪上训练基地
将改造建设5公里越野滑雪训练场、“旱地版”滑雪大跳台、坡面障碍训练场
国家集训队运动员手持雪杖进行5公里越野滑雪训练摄影/赵昂
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发挥重要作用的石景山老山场馆群正在进行全面改造,将改造建设5公里越野滑雪训练场、“旱地版”滑雪大跳台及坡面障碍技巧训练场,成为国家体育总局唯一的雪上训练基地,并作为北京冬奥会训练场地,服务于运动员在非雪季的训练。同时,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双奥之区”,石景山区紧紧抓住冬奥机遇,全力推动冬奥重点工程、基础建设和冰雪运动的推广普及,全区已形成“八冰两雪”的冰雪场地设施格局。
“旱地版”滑雪大跳台建成后
将和首钢滑雪大跳台遥相呼应
昨日下午,北青报记者来到老山自行车场馆前的停车场内,在地上发现一个绿色的标记,据冬奥雪上项目筹备办公室工程师黄峰介绍,这就是未来“旱地版”滑雪大跳台的“落脚地”,向南望去,一个高达22米的电梯映入眼帘,黄峰告诉北青报记者,未来,电梯将再加修22米,建成后将达到44米的高度,运动员可乘电梯抵达滑雪大跳台进行训练。电梯的东南边,则是坡面障碍训练场的修建地,目前也正在施工建设中。
据介绍,“旱地版”大跳台和坡面障碍技巧训练场地项目都是由2008年奥运会小轮车比赛场地直接改造而成,其中大跳台将在原有地形基础上建设,长140米、宽31米,垂直落差达到44米,采用旱雪材质,主要用于非雪季运动员的训练使用。建成后,将与首钢滑雪大跳台遥相呼应,成为京西冰雪体育运动地标性建筑。为什么正在建设中的大跳台称为“旱地版”大跳台呢?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大跳台采用的旱雪材质由无数白色的立柱小圆球林立而成,这些均匀而柔韧的材质像极了一根根“金针菇”。据介绍,未来,这些“金针菇群”将组成一块块如白砖拼接的毯体,化身为巨型“雪毯”铺在大跳台上。与真雪相比,这种旱雪赛道的仿真度达到80%或90%。
5公里越野滑雪训练场内
已有运动员训练
在老山郊野公园内,几位国家集训队运动员脚踏像滑雪板一样的滑轮装备,手持雪杖,在5公里的越野滑雪训练场地进行训练。他们时而加速滑行,时而避开障碍,姿势和真正的滑雪场地并无两样。道路平坦且有坡度,两边绿树成荫,时而有人在旁边漫步,但是车辆不允许在这里通行。
据了解,这里曾是公路自行车训练道路,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山地自行车比赛场地也在其中,改造中对路面进行了维修,调整了部分路面的坡度,使之更加贴近实战场地条件。同时,将原有向社会开放的道路进行了部分封闭,安装隔离护栏,使运动员和社会人员互不干扰,保障了训练安全,提升了训练效率。目前改造项目已完成,有部分运动员已在此训练。
跨界跨项越野滑雪国家集训队教练张永东告诉北青记者,这5公里的场地中,平路、上坡路和下坡路各占三分之一,达到国际越野滑雪赛道标准。同时,老山基地的综合训练馆、游泳馆、运动员公寓、康复中心等配套设施,为运动员的日常训练提供了保障。
石景山已形成“八冰两雪”
冰雪场地设施格局
据黄峰介绍,去年,国家体育总局在多次考察后,认为老山5公里训练道路较为符合越野滑雪项目训练要求,适合作为雪上项目队伍训练使用。同年8月,“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正式成立,成为唯一一家集夏奥和冬奥保障功能于一身的“国字号”训练基地,作为跨界跨项选拔队和后期国家队训练的主要场地。
自正式成为“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之后,老山场馆群的改建工作主要是围绕两个工程展开。一期工程是公路自行车训练道路维修改造项目,即5公里越野滑雪训练场地改造,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大跳台和坡面障碍技巧训练场地改造项目目前已完成总包招标,于本月正式开始施工,预计明年5月竣工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