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端科技 展开“海洋攻势”
青岛蓝谷立足建设国际海洋创新高地,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用生态思维优发展环境,初步形成了从海洋研发到成果孵化,再到技术交易的海洋科技创新生态圈,海洋产业优势不断凸显。
位于山东青岛市鳌山湾畔的青岛蓝谷,目前聚集了一大批海洋科研院所、科技人才队伍,孵化出众多海洋科技企业,不断打造开放创新合作平台,为海洋科技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汇聚国之重器
2019年4月,有海洋科技“航母”之称的大洋钻探船建设项目在蓝谷获批立项,该项目瞄准国际前沿,规划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万米钻采船,将成为我国深海资源勘探开发与大洋科学研究的“大国重器”。
除了这个项目,青岛蓝谷还汇聚了众多海洋领域的国之重器,代表了相关领域的前沿,正逐步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海洋科技发展的领跑者。
中国海洋领域唯一获批试点运行的国家实验室、跻身世界前列的海洋科技研究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唯一、世界上第5个深海技术支撑基地、“蛟龙号”母港国家深海基地等为代表的20余个“国字号”科研平台,20余所高校院所,500余家科技型企业,初步形成了从海洋研发到成果孵化,再到技术交易的海洋科技创新生态圈。
青岛蓝谷依托创新生态,开展重大科研攻关,结出累累硕果。“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可下潜7000米,是当今世界上下潜深度最大的作业型深海运载器;自主研发的“海燕”万米级水下滑翔机在全球首次突破水下8000米持续观测;深远海科考船队实现27条大型科考船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等的船时(潜次)共享,顺利执行了185项科学任务……
搭建合作平台
今年9月24日,2019青岛国际海洋科技展览会在青岛蓝谷启幕,来自全球500余家企业参展,9000余家专业采购商、逾3万人次洽谈、参观。该展会自2016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经在青岛蓝谷连续举办4届。
青岛蓝谷立足高端科技,突出海洋特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打造了“国际海洋峰会品牌”,建立全球海洋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计划)领导人交流沟通机制,2018年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汇聚了全球24个国家的101家海洋科研院所与5个国际组织共150多位负责人及代表参会。
青岛蓝谷还依托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和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加强与德国、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世界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青岛蓝谷成立斯坦福青岛研究院,将斯坦福国际研究院的精英团队引入蓝谷,引进、培育国内外优质高新技术企业及具有市场潜力的初创项目。
厚植人才优势
当地时间8月22日上午,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发布2019年度AGU各大奖项评选结果,中国科学院院士、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获得AGU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导力最高奖,成为AGU历史上首位获此奖项的亚洲科学家,并被授予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士。
随着众多科研机构和高校在蓝谷落户,蓝谷成为海洋高端人才聚集区。青岛蓝谷累计引进院士70余人,引进各类人才5800余人。
青岛蓝谷聚焦海洋高新特色,充分发挥蓝谷涉海类人才集聚优势,鼓励高层次人才来园区开展创新创业,构建精英人才体系。入驻蓝谷的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青岛罗博飞海洋技术有限公司引进中国海底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金翔龙入驻蓝谷院士之家;园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青岛森科特智能仪器有限公司近几年快速发展,创始人于敬东被评为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引人才促进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人才集聚,蓝谷人才、产业呈现“双螺旋”上升趋势。
如今,青岛蓝谷呈现出“海洋+”创新要素,“国字号”“中字号”科研项目,名牌院校,涉海精英人才等优势要素快速集聚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