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斌:传统景区未来要更多接受市场检验和游客评价(3)
中国旅游研究院连续40个季度监测显示,空间拥堵、体验感下降、人性化服务不足、纪念品和旅游购物同质化、娱乐项目不够丰富等,都是游客对景区负面评价的关键词。这些批评反映广大游客参与感、获得感和体验感不足的同时,也寄托了国民大众对景区创新、创意和创造的期盼。
戴斌说,当代旅游人要总结实践经验、加强数据分析和理论抽象,创新和完善当代旅游景区发展理论。没有实践支撑的理论是空洞的,而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则是盲目的。从强调旅游目的地商业环境、公共服务和品质获得感的“景观之上是生活”,到“旅游目的地是生活环境的总和”“既要美丽风景,也要美好生活”,再到培育旅游发展新动能的“美好生活是优质旅游新动力”“从旅游景区到旅游吸引物”等发展理念,我们欣慰地看到,这些源于实践,尊重市场的当代旅游思想得到了地方政府和旅游业界越来越多的理论认可和实践呼应。
基于对大众旅游、全域旅游、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时代的综合研判,我们坚持如下观点:景区观光游览仍然是旅游市场的刚性需求,但是会进入增长平稳、需求分类与消费分层的新阶段。景区开发仍然会是投资热点,但是单体投资门槛会越来越高、更多投资主体会跨界而来,进入到增量投资带动存量优化的新周期。景区还会继续驻留在旅游经济的舞台上,但不会像过去那样自动居于舞台的中心。
当代旅游人要对未来充满信心,也要适应高质量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常态。随着国民旅游权利的普及和游客心态的成熟,上山、下海、策马草原或者森林漫步,都只是为了让自己有段放松身心的时光,而不是为了在社交里晒美图,更不是动不动就要发出“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的感叹。旅游心态的变化要求旅游景区得以“寻常心”对待投资、研发、管理和服务,这不是要同志们都去“佛系”,而是要清醒认识到环境的变化和新时代的来临:资本攻城略地、技术狂飙突进的时代已经过去,智慧、匠心和品质将是景区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当代旅游人要在美丽风景基础上,瞄准新需求,创造新供给,不断满足国民大众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旅游景区未来应进一步加强与目的地生活的有机链接,白天以空间平衡时间,夜晚以时间延展空间,通过新供给与新需求的互动培育更多高粘性客户群体。中国旅游研究院多年来致力于避暑旅游、冰雪旅游、研学旅游、定制旅游等新需求和新业态的研究,通过专题报告、数据发布和会议研讨等方式为旅游景区注入新动能,培育新市场。今年3月,我们在京发布了夜间旅游系列学术成果,11月在芜湖召开了夜间经济发展论坛,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部门,从城市到乡村的目的地管理机构的高度认同,一个夜间旅游创新发展的高潮期已经来临。无论是避暑、冰雪、研学、自驾,还是夜间旅游,旅游景区都应当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更不是缺位者。
旅游景区还要敢于,也要善于向科学技术和文化创意要动能。文化可以丰富旅游景区内涵,也可以延展旅游景区的边界。文化创意一旦与旅游供给发生融合,就会发生质的化学反应。有了文化,旅游景区才不再只是美丽的自然空间,还是具有高贵灵魂和价值取向的人文场所。在文化和旅游真融合、深融合和有效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市场主体积极担当和主动作为,更需要科学技术的催化与推动。没有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文化创意也能够为旅游景区赋能。但是效率不会那么高,体验也不会那么好。大数据成功地将文化需求转换为旅游供给,人工智能给游客带来了便捷的服务和全新体验,5G时代的万物互联开始重构旅游景区的生态系统,一个旅游景区自我赋能、自我进化的时代正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