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业的“抄袭”纠纷,究竟谁说了算?
时尚行业的“抄袭”纠纷由来已久。看似这是一个以创意为驱动的产业,实质上因全球统一的流行趋势,固定的品类和外型限制等条件,服饰的创意最难定义,市场上经常会在不同商业品牌下看到雷同款。行业同仁们大都心照不宣,自然把这些相似的款式归于“爆款”。
随着国内独立设计师群体出现,知识产权意识在时尚界逐步增强,近年来相关的“抄袭”新闻陆续进入大众视野,而近日圈内的一起“抄袭”纠纷更是掀起民众的激烈争议,双方已对簿公堂。
这是一起遗憾的事件,因为当事双方在时尚圈都有很好的口碑:一方从模特成功转型为设计师,一生的经历充满勇敢和创新;另一方是业内女装领军集团,默默耕耘几十年树立极佳的行业品牌形象。而此事件的拉锯口水战给双方都带来不可避免的负面市场影响,这不是法律可以解决的。
其实,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商标法、版权法,针对服饰设计的创意保护暂限于如LOGO,印花等图案元素,整件服装还没有纳入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可以说抄袭未被授予设计专利的服饰设计并不属于违法行为。所以,是否真有“抄袭”,在法律的层面上只能看双方的态度、取证及法院的裁决。
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这起事件在市场层面上没有形成对某一方的肯定舆论,大都模棱两可观战呢?从品牌的角度看,消费者市场的支持才是他们的关心点,打官司也是希望让法律成为自己在市场上正面的背书。
所以,真正的裁判其实是“消费者”!哪怕没有法律的判决,消费者自有标准来裁定品牌是否“抄袭”。我们来看几个事件
消费者的共识
美国潮牌Off-White日前向配饰品牌Rastaclat一款售价18美元、名为“Off-Clatc/oRastaclat”手链发起抄袭诉讼,该款手镯正在以“Off-Clat”和/或“Off-Clatc/oRastaclat”的名义被品牌和包括亚马逊在内的各种零售商出售。
在该案件中,Off-White认为Rastaclat的产品利用了其经典的引号及红色标带元素,试图迷惑消费者,让他们误以为购买的是Off-White的产品。实际上,Off-White并没有为上诉元素申请专利商标。
Off-White的底气从哪里来?他们认为,在品牌的6年发展历史中,这两个设计元素已经通过广泛的营销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消费者口碑和舆论效应,积累了商标资产。零售商、消费者和公众已经熟悉了Off-White产品和品牌商标,并将这些设计元素与Off-White联系在一起。
虽然官司还在继续,但Off-White的粉丝,乃至所有熟悉这品牌的民众看到这两个标志,都会认同这有“抄袭”Off-White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