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路恒科技网

全球120多款候选新冠疫苗,谁更有希望?(2)

栏目:健康丨时间:05-28丨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丨作者:luheng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免疫规划科医师陶黎纳也指出,报告里的这个结果不算理想,中和抗体4倍增长率在28天时最好能达到90%以上。不过,由于有效的抗体标准并未确定,以及细胞免疫同样重要,目前的结果还不能说明问题。

  尽管面临一些不确定性,陈薇团队已于4月12日在武汉开启 Ⅱ 期人体临床试验。与Ⅰ期非随机的设计相比,Ⅱ期采取随机、双盲模式,引入安慰剂对照组,不仅将样本扩大到500人,而且首次引入了60岁以上的志愿者,最高龄达到84岁。据知情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透露,Ⅱ期试验的初步结果已于5月16日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结果预计约在6月左右公布。

  在该研究中,44%至56%的志愿受试者存在针对腺病毒的免疫反应,这部分受试者此前都有较高的腺病毒中和抗体滴度,且数字在接种该疫苗后显著提高。论文第一作者、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朱凤才对此表示,高度存在的5型腺病毒免疫可能会对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持续性产生负面影响。

  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与该疫苗的技术路线有关:它采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以复制缺陷型人5型腺病毒为载体,可表达新型冠状病毒S抗原。徐建青解释说,从理论上来说,大概80%的中国人有5型腺病毒抗体阳性,意味着多数人已经感染过,当腺病毒再次进入体内,身体内的腺病毒抗体会攻击载体而非它表达的S蛋白,从而令疫苗失效,这通常称为载体阻碍效应,或者预存免疫。这也是此前很多利用该技术路线的疫苗失败的主要原因。

  对于腺病毒带来的免疫减弱作用,一种解决思路是采取异源初免-加强策略,即通过注射不同种类的疫苗以加强人体内的免疫应答,第一种疫苗以帮助人体建立初免;第二种疫苗则用来再次增强免疫系统。陈薇团队也指出,以前的一些研究已证明,这种异源初免-加强策略能在具有高预存的人群中诱发更强和更持久的免疫应答。埃博拉疫苗曾采用这一方案。

  牛津疫苗并非真正失败

  牛津大学詹纳研究所基于黑猩猩腺病毒载体的新冠疫苗ChAdOx1 nCoV-19,一直被寄予厚望,然而它近期发表的动物试验数据却被国内外一些媒体直指为“失败”,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徐建青解释说,黑猩猩的1型、26型、35型、68型都是常用来开发人用疫苗的腺病毒载体。虽然牛津大学与陈薇团队疫苗都同为腺病毒载体技术,但5型腺病毒是一种较弱的普通感冒病毒,很多人都感染过,因此会存在预存免疫,而黑猩猩腺病毒载体则从来没有感染过人。清华大学全球健康与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团队正在研发的疫苗也是以黑猩猩的腺病毒为载体。他指出,其预存免疫反应在人体很低,所以在剂量和副作用方面会有些优势。

  4月23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位于蒙大拿州的落基山实验室科学家们给6只恒河猴注射了单剂牛津大学疫苗。注射疫苗后,为模拟大流行环境,这些猴子被暴露在大量病毒中,实验室里的对照组猴子持续性地因感染发病,但28天后,接种疫苗的猴子依旧健康。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气管肺泡灌洗液和呼吸道组织中的病毒载量明显减少,且没有观察到肺炎症状。更重要的是,接种疫苗的恒河猴没有出现免疫增强疾病,这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疫苗的安全性。

2020-05-28 20:59 发布 丨 人浏览

热点推荐

微信
公众号

微信扫码,即可关注

意见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