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路恒科技网

三位教育女记者谈减负:道理都懂,然而……(2)

栏目:教育丨时间:12-06丨来源: 半月谈丨作者:luheng

  尽管采写的不少稿子里,我劝说家长不要过于看重分数,但中考、高考,差一分达不到分数线,孩子就有可能从省级示范高中落到市级示范高中,甚至是民办高中、中职。每所高中的师资、环境、教学理念都相差悬殊,最客观的是每年高考上一本线的数据,高的可以达到90%以上,低的只有20%左右。面对孩子们人生如此关键的时刻,没有一个家长愿意冒险让孩子在一所普通初中、高中里就读,没有一个家长不想让孩子进入牛校、火班。

  的确,不管是教育部门还是新闻媒体,一直宣传的是“成长道路千万条,不一定非要挤高考这座独木桥”。现在读中职也能走技能高考上大学,还可以选择去国外留学。但在当前的社会上,受传统观念影响,相当一部分家长不愿意、也不放心让孩子去读中职、当蓝领。与此同时,也不是所有家庭都有经济实力让孩子去国外留学。绝大多数家长还是只能沿袭在国内中考上高中、高考上大学的传统路径,而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有大的改变。

  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快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但目前高考指挥棒仍然是“以分为本”,改变唯分数的中高考指挥棒无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广大中小学生仍然要为考试而学,为应试去补。面对现实,我只能一边写着讲素质教育的稿子,一边又把校外培训当作应试提分的法宝。

  偏颇的社会舆论进一步助推了校外培训风蔓延。一些家长从幼儿园就开始“抢跑”,不管孩子自身特点如何,就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社会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论调,又迫使没有“抢跑”的孩子也加入补课队伍中来,从而使补课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希望仍在前方,相信随着高考改革的纵深推进,小升初、中考都将随之迎来一系列的改革,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素质教育会成为评价一个人的重要参考依据。

  一长串灵魂拷问,最后自己要崩溃

  半月谈记者 潘晔

  减负,这个话题讨论太久、太激烈,各种七荤八素的抱怨、吐槽已经从社会层面上升到哲学层面为什么要减负、如何减负、减负何去何从。不同的角度,观点不一,但焦虑无解,纠结如一。同为记者,为母近十载,谈到减负一样不淡定。

  把减负放在现实语境中,就是一道道挑战“双商”的选择题:要不要上培训班?是上某思某方还是团名师小课?要不要择校,是“咬咬牙”买学区房还是攒证书、拼民办?要不要“烧钱”上国际学校还是在体制内“一条路走到黑”?

  这还只是考学方面,生活中的“选择题”更是随时让人抓狂,考验父母的心理素质和应急反应:娃磨蹭到很晚作业没写完,是先让娃睡觉还是坚持写完?晚睡影响身体,可这次先睡了娃会不会以后养成磨蹭的习惯?学习起步阶段习惯更重要,要不还是写完?眼瞅着就要到晚上10点半,到底是“写”还是“睡”,是健康第一,还是学习优先,当妈的你得赶紧拿个主意。

  减负也许可以减掉一两次作业,却难以解开老母亲的精神绳结。围绕减负的博弈,每天都在老母亲心中无数次复盘、权衡、求解。“捕捉儿童敏感期”“正面管教”“番茄钟时间管理”“不管教的勇气”“解码青春期”……娃也许可以“减减负”,老母亲却学无止境,一直在路上,随时需要精进。

  作为高度关注并参与教育报道的记者,我也试图从理性角度分析,把自己从老母亲的角色中抽离,仔细考虑一下“哪些是减负中不可承受的‘沉默成本’”“学区房的合理溢价空间”“上培训班的投入产出比”“补习班、考试和阶层固化的因果关系”……

  有时,还免不了自我剖析一番:在教育的问题上自己有没有犯急功近利的“短视病”?有没有“摁着牛头吃草”,对孩子“唯分数论”?有没有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盼,在教育投资中存在非理性行为?有没有把自己“求不得”的欲望强加于孩子身上?在陪娃成长的道路上,作为第一责任人,有没有树立起应有的大局观念、长线思维、底线意识?

2019-12-06 15:46 发布 丨 人浏览

热点推荐

微信
公众号

微信扫码,即可关注

意见
回到
顶部